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全草,又称蕺菜、侧耳根、猪鼻孔。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,即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中草药,也是一种野菜。鱼腥草的茎呈扁圆柱形,生长扭曲,大概长0.2到0.3厘米。鱼腥草叶子表面是棕黄色,有数条棱纹,根部有数条须根,较脆,容易折断,叶片微卷皱缩,上部分比较的直立,基本上比较光滑无毛。
鱼腥草长什么样子
初夏的季节,在江南的乡间走走。在一些略潮湿的溪谷边或树荫下,或许就会看到一大片开着白花。矮矮的,叶片像心型,凑近闻一闻有种浓烈鱼腥臭的草本植物,这个就是鱼腥草。
鱼腥草植物学名叫蕺菜,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。早在两千年前江南一带就将蕺菜作为野菜佐食。魏晋时起,蕺菜便正式作为药用。在历史变迁发展中,它便一直扮演药、食两用的双重角色。
鱼腥草喜欢生长在潮湿偏阴较肥沃的土壤环境,一般多见成片蔓生。其植株高20-35公分,叶互生,呈心型,和荞麦有点像。
另外,鱼腥草的叶片边缘有时略见紫色或褐色,茎节比较明显,5-6月开白花。全植株有一股鱼腥气,一般在夏天开花的季节采集其地上部分,干燥后或新鲜入药。
鱼腥草有什么用处
鱼腥草是《中国药典》收录的草药,在中药学中属于清热解毒药,其药性辛,微寒,归肺经。
它主要功效是,清热解毒、消痈排脓、利尿通淋;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肺痈吐脓、痰热喘咳,以清解肺热见长,为治疗肺痈之要药。也为外痈疮毒常用药,还用于治疗热淋热痢。
药理学研究发现,鱼腥草中所含鱼腥草素对金葡菌、肺炎双球菌等病原微生物,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。这个是一种天然抗生素,其提取物还能增强白细胞吞噬和抗炎作用。
民间也常用新鲜鱼腥草用于治疗感冒咳喘、咽喉肿痛等病症。鱼腥草在入药时,不宜久煎。因其性寒,故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,也不宜因其为佐食而长期食用。
鱼腥草的根(又名折耳根)
鱼腥草的吃法
鱼腥草,四川人也叫折耳根,根、叶子都能吃。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通淋等保健功效。既可以入药又可以当菜吃。在云贵川地区比较多见。
鱼腥草的经典吃饭就是凉拌鱼腥草了。把鱼腥草的洗干净,切成方便入味的小段。然后,碗里放盐、鸡精、香油、少量醋、再放入灵魂辣椒油,拌匀即可啦。